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胁迫解释是什么

胁迫是指 通过威胁或强迫的手段,迫使他人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愿的行为。具体来说,胁迫包括以下要素:

威胁或强迫:

胁迫行为通常涉及对受害人施加心理或身体上的压力,使其感到恐惧或无法反抗。

违背真实意愿:

受害人在胁迫下作出的行为或表示,并非其内心真实想法。

非法性:

胁迫行为通常是为了达到不法目的,如非法占有财物、实施犯罪行为等。

在法律上,胁迫的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例如《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第22条规定,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名誉、荣誉、财产权益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其基于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150条规定的胁迫。

胁迫行为不仅限于直接的身体伤害,还包括精神上的强制,如威胁要实施暴力、损害名誉等,使受害人在恐惧中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总结来说,胁迫是一种通过威胁或强迫手段,迫使他人违背真实意愿行事的行为,具有非法性和强制性。在法律上,对胁迫的认定有明确的标准和构成要件。

相关文章
48万元险打水漂 长治公安闪电反杀
2025-07-05 11:41:00
高空坠物砸车 姚村社区网格员依法调解处置妥善解决
2025-05-27 07:24:00
紧急提醒!注意外地口音,装扮异常的人…
2025-04-24 08:58:00
​“法润社工  ‘典’亮生活” 新晃司法局为社工开展《民法典》宣讲
2025-04-19 14:03:00
为什么选择链家
2025-01-22 2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