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投案了为什么不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的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以下是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可能原因:

没有犯罪事实:

报案内容中没有描述构成犯罪的行为。

犯罪事实显著轻微:

即使存在犯罪行为,但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已过追诉时效:

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

报案未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

报案内容未达到法律规定的刑事立案标准。

报案定性为民事或行政案件:

报案内容被定性为民事或行政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

证据不充分:

报案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

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可以不予立案,并且需要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由人民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如果您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

相关文章
“吓病人割正常器官”?医院严正声明
2025-08-26 06:59:00
今日辟谣(2025年8月25日)
2025-08-25 18:30:00
中国从泰国引渡一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经济犯罪嫌疑人
2025-08-19 11:44:00
广东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4.7%,打架斗殴警情下降超八成
2025-08-08 19:35:00
身份证换证高峰来了!最全攻略→
2025-07-28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