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违法行为,具体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相应的处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判决结果的概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至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
销售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的行为,可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以上。
销售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行为,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且不得缓刑。
销售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行为,可能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销售金额三倍以上的行为,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经处理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
综上所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在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时,即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并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具体的处罚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高可能面临无期徒刑。同时,该罪行的追诉不仅限于已销售的金额,还包括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
建议在从事商业活动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为本,避免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