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7件斑驳遗物,讲述游击队员浴血抗战的峥嵘岁月





  “撅把子”、大砍刀、“汆子”、土质手榴弹弹壳……桌面摆放的抗战实物,是吕梁市离石县后蔡家沟村人蔡继金的遗物。抗战时期,蔡继金时任离石一区中队长,带领游击队打汉奸、攻碉堡,令日伪军闻风丧胆。

  4月1日,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迎来一批特殊展品——47件(套)抗战实物。这些由吕梁游击队员蔡继金后人捐赠的遗物,无声讲述着一位抗日游击队战士在晋西北敌后战场的烽火岁月。

  捐赠人:想让爷爷机智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在交接现场,山西晚报记者看到,这47件(套)抗战实物,包含蔡继金在吕梁山区开展游击战时使用的军砍、服装、照片文献及缴获日军战利品等历史见证物,每件都镌刻着“吕梁精神”的深刻印记。蔡继金之孙蔡永来轻抚着祖父使用过的墨盒,向记者讲述发现过程,2022年春天,他在整理老宅时发现一口尘封木箱,箱内叠放着子弹袋、绑腿等物品。这些东西把他的思绪一下带回幼年——爷爷给孙辈讲述游击队打鬼子的英雄故事。

  “好多人都说,爷爷胆子特别大,很能打仗。”蔡永来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此次把祖父的抗战遗物交给抗战博物馆,想让爷爷机智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在那缺衣少食、缺枪少炮的艰苦岁月里,先辈们是如何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让年轻人在触摸历史温度中读懂何为吕梁精神。

  “这些珍贵的抗战实物填补了我馆晋西北敌后抗战实物证据链的部分空白。”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馆长高林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47件(套)抗战实物,历经三代人守护。尤为可贵的是,蔡永来先生婉拒了多家商业机构的收藏邀约,坚持将承载家族记忆的文物无偿捐赠。在文物交接中,更配合完成2小时高清影像采集,使每件文物都附有生动的故事基因。该馆将进行精心保存,能让这些文物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个游击队员的战斗装备

  47件(套)抗战实物,无声诉说一个游击队员浴血抗战峥嵘岁月,见证了即使是使用的是简陋武器,但面对武器精良的侵略者,游击队战士也毫不畏惧。

  一众抗战实物中,一把“撅把子”格外引人注目。高林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抗战中末期的游击队员,开始利用废弃的零件自行打造简易枪械,但由于技术有限,所打造出来的枪械种类五花八门,外观粗糙简陋,在装填弹药时需要将枪身前半部分掰开,将子弹直接插入枪膛,合并后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为了达到迷惑对手等目的,往往把这种武器做成与盒子炮相似的形状,使用时握把上也会系上红绸条,远远看去根本无法分辨,因此这种也会叫做“撅盒子”。

  如果说抗战时期,抗战游击队使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冷兵器,非大砍刀莫属。捐赠实物中,也有一把大砍刀,它的刀身呈弧形,刀背厚重,刀柄有木质护手。大砍刀既可以当作斩劈用的武器,也可以当作挡枪用的防具。“在抗战时期,大砍刀被广泛地装备在游击队和民兵中。”高林说,大砍刀也是游击队员进行夜袭和偷袭时的得力武器,可以在不发出声响的情况下消灭敌人。大砍刀还可以用来破坏敌人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如铁路、桥梁、电话线等。

  捐赠实物中,一件用红铜皮敲制的细长铁筒引起山西晚报记者的好奇。“那是一个‘汆子’,是用来烧水的。”高林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汆子”是北方特有的筒状烧水器,中空结构,暗含着战地智慧。相较于需要支架的铁锅,汆子只需三块石头架起便能快速加热,特别适应游击战中的“烧水三分钟,转移一刻钟”战术要求。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这种看似简陋的炊具,让缺炊断饮的游击队在绝境中维系着战斗火种。它们不只是简单的炊具,更是中国军民在极端环境下因地制宜、坚持抗战的物化象征,用斑驳的铜锈记录着那段“一汆热水暖征衣”的峥嵘岁月。

  一段游击队员浴血抗战的故事

  “我爷爷,3岁母亲去世,13岁父亲去世,他就担负起照顾年幼的弟弟和妹妹,15岁参加游击队……”蔡永来说,他从家乡很多老人那里听到爷爷的抗日故事,爷爷的形象一直深刻在他脑海。

  在由柳林县档案馆、柳林县史志办公室编辑出版的《柳林历史大事记》中,记载了如下一件发生在蔡继金身上的战斗故事:1941年3月初,日军向抗日地区实施“强化治安”运动,强迫各村建立“维持政权”,吞食抗日政权。1941年4月13日拂晓,一区中队长蔡继金,青年民兵连连长王书仁,带领民兵十余人袭击卧虎湾日伪碉堡,克二人,缴获步枪六支,左轮手枪一支,军用品若干。

  据王书仁回忆,这次战斗的胜利使民兵和当地广大群众很受鼓舞。在区里召开的庆祝会上,区委书记阎子诚和区长扬平高度评价了这次战斗的意义,表扬了全体参战人员,我们有几个同志还得到奖励。县委书记张庆忠和团县委书记刘舒昌同志,在县里召开的青年工作会议上,也赞扬了他们勇敢杀敌的革命精神。

  这次战斗引起了日伪军的恐慌。战斗结束后,日军很快把外出扫荡我根据地的兵员撤回据点,驻杨家岭碉堡的日军不敢再在这里待下去,合并到上白双据点。从此,驻这一带的日军出发频次有所减少。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

相关文章
镜头直击 | 点亮曼德勒的夜
2025-04-03 10:21:00
宁德市首家公立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启用
2025-04-03 09:34:00
47件斑驳遗物,讲述游击队员浴血抗战的峥嵘岁月
2025-04-03 08:44:00
紫牛后续︱捐资1亿成立“新能源汽车生命守护资金”?小米官微、雷军微博未见此消息
2025-04-02 21:40:00
演员赵丽颖起诉重庆一咖啡连锁品牌商 记者探访:公司注册经营地已人去楼空
2025-04-02 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