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哄宝宝睡觉,常常要花很长时间,自己累得不行。现在有了电动摇椅,开启哄睡模式,宝宝能较快安静下来,我也能稍微轻松点。”近日,家住市区的“90后”宝妈林女士分享了自己的育儿心得,作为新妈妈,她将目光投向兼具实用性与科技感的智能育婴设备。这类既能减轻育儿负担、又能提升亲子互动的产品正成为她的消费新“刚需”。
随着5月11日母亲节临近,年轻妈妈们的消费清单悄然变化。与往年鲜花、首饰等传统礼物不同,今年智能育儿设备成为新宠。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惠州不少“90后”“00后”新妈妈更倾向于选择能“解放双手”的产品,从电动摇椅到智能宠物玩具,消费新趋势折射出育儿观念的迭代。
母亲节前夕,母婴店的电动摇椅、智能玩具等设备销量均有所上升。
智能设备为父母“解放双手”
日前,记者通过浏览各大电商平台,实地走访市区江北、河南岸等地多家母婴实体店时发现,针对0~6个月宝宝的电动摇椅、带摄像头的婴儿监视器、紫外线消毒器等设备占据热销榜单。
例如,一款专为小月龄宝宝设计的电动摇椅备受关注:暗色系蚊帐能过滤强光,遥控器可切换“白噪音哄睡”“轻柔音乐”等模式,夜间还会自动亮起柔和灯光。二孩妈妈陈女士坦言:“月子里每天抱着宝宝哄睡,累到胳膊酸,现在把宝宝放进摇椅,我能腾出手吸奶、回复工作消息。”她认为,这类设备对一孩家庭尤为实用——“90后”“00后”新父母更追求“高效育儿”,不愿重复老一辈“熬夜抱睡”的老路。
消毒器和定量调奶器则成为哺乳期妈妈的“刚需”。大容量紫外线消毒器可同时对奶瓶、牙胶、餐具等进行六面无死角杀菌,且不含臭氧。其烘干功能分低温、高温两挡,智能保管模式还能在外出时自动启动新风消毒。“00后”新手妈妈王女士在网上被“种草”后,立即跑到江北一家母婴店亲测了一番。“宝宝的东西每天都要消毒,这个机器一键搞定。”配套的定量调奶器解决了“夜奶难题”:2000毫升水箱预设恒温,按一下即可精准流出45℃、150毫升温水,误差不超过1毫升,童锁功能还能防止宝宝误触。
在惠州华贸天地四楼Babycare门店的体验区,一款“口令宠物狗”玩具吸引了不少家长驻足。当一名3岁宝宝喊出“跳个街舞”,这只毛绒小狗立刻摆动身体、播放动感音乐,做出踢腿、转圈动作;“背唐诗!”指令下达后,它又用奶声奶气的声音朗诵《咏鹅》,萌趣模样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95后”妈妈李女士表示:“宝宝每天和狗狗互动半小时,我能趁机做辅食、回消息,还能通过玩具教他说话。”她现场录制了互动视频并分享至社交平台。
据该店店长介绍,这类智能玩具分为触摸款和口令款,其中口令款更受欢迎,“许多家长担心养真宠物麻烦,这类玩具既能提供陪伴和情绪价值,又不会增加照护负担。孩子玩耍时,父母也能短暂休息。”
新妈妈更倾向为“实用主义”买单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母亲节前夕,母婴店的电动摇椅、智能玩具等设备销量均有所上升。“我们更愿意来实体店亲眼看到、摸到产品,比如摇椅的倾斜度是否适合新生儿,消毒器的噪音会不会吵醒宝宝。”正在对比两款摇椅的准妈妈周女士表示,尽管部分设备单价普遍高于传统育儿用品,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特性让她们愿意买单。
也有妈妈持谨慎态度。“电动摇椅确实省力,但听说过度依赖可能影响宝宝自主入睡能力。”二孩妈妈吴女士建议,选购时应结合宝宝月龄——1~6个月哄睡需求大时可考虑摇椅,大月龄宝宝则更需要早教类设备。
相关育儿专家指出,智能育儿设备的走红,本质是新父母对“高质量陪伴”的追求——他们希望用科技解放双手,腾出更多精力与孩子互动。
母亲节期间这类产品的热销,既反映了家庭对新妈妈的关怀,也体现了社会对“科学育儿”的认可。家长需警惕“设备万能论”,电动摇椅不能完全替代拥抱,智能玩具也需要父母引导使用。理性评估需求、避免跟风消费,才能让科技真正服务于育儿生活。
随着母亲节临近,智能育儿设备迎来销售高峰。这类产品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育儿流程,正逐渐成为年轻家庭科学育儿体系中的常态化工具。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陈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