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新年时所介绍的高山杜鹃吗?因花大如团,四季常绿,枝繁叶茂,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不过高山杜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其杂交亲本来自高海拔区域——这也成为了高山杜鹃的短板之一,它们难以忍受低海拔地区的气候,酷热、闷湿、暴晒,都会使它们“香消玉殒”。
不过,一个群体中总会出来几个与众不同的存在,怕热的高山杜鹃,也会诞生出具有良好耐热性的成员,就比如今天介绍的猴头杜鹃,原生在我国南方海拔500米-1800米的山林中,如今,它在上海植物园中开出了花朵。
没有开花前的猴头杜鹃,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身绒毛——在它们的叶片上,淡棕色的绒毛散发着点点金光,与叶片正面的绿色交相辉映,风吹叶动,一绿一棕,互为变化,为整株树赋予了许多观叶性。也或许是这层绒毛,才让它有了“猴头杜鹃”这个听起来有些精灵古怪的名字。
不过,纵使那动物皮毛般的叶背让猴头杜鹃显得“生猛十足”,等花开时节,想必还是会有不少人为它驻足——它的花为淡粉色,一抹粉霞晕染于花瓣上,还有雀斑点点,娇羞可爱,即使是叶背的绒毛与名字中的“顽猴”,也变得生动可人了起来。在猴头杜鹃的原产地,以云雾为面纱,山风吹拂,漫山遍野的猴头杜鹃得以向游人展露笑颜,又匆匆隐去,而在上海,无需徒步高山,也能见到它以自己的方式装点着城市春天。
作为高山杜鹃中少见的耐热类型,科研人员已将其作为高山杜鹃的优良种质参与耐热新品种培育中,期待能培育出耐热高山杜鹃品种,让雍容华贵的高山杜鹃能走出“深闺”,装点上海的绿地景观。
素材来源: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