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
今年5月1日是《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三周年。三年来,全国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不断理顺,依法信访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三年来,在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信访局指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信访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制定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统一三大类29种信访事项处理文书模板;42个中央部委制定完善“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及说明、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成为全方位落实《条例》的具象表达。
2023年底,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在全国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各地闻令而动,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办法,让信访法治化由“方案”变为“实景”。其中,辽宁开展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活动,以县乡为“主阵地”,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山东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应追责而不追责”“应查处而不查处”问题;贵州编印信访工作法治化应知应会手册和工作手册,制定55种文书模板。
同时,各级信访部门坚持热情接待、精准甄别、依法受理、及时转交、规范告知,基本实现了分清性质、明确管辖、转办督办到位,有力推动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比如浙江建立全省统一的“民呼码”,做到一码接诉求、全公开、管到底;福建构建环环相扣、系统规范的业务实操流程,建立信访事项直转责任单位机制;重庆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设,实现信访工作由“各管一块”向“一块来管”转变。
卢红是上海市奉贤区的一名外卖骑手,结合自身经历发现,广大外卖骑手每天为客户送餐,自己好好吃顿饭却不容易。在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中,卢红提出一项“社区食堂延时服务”的建议,希望骑手们也能安心吃口热饭,建议很快得到采纳。如今,在午高峰渐退时段,社区食堂里常常能看到外卖骑手在忙碌之余享受可口午餐。
这温馨的改变,是各地贯彻实施《条例》的生动缩影。
目前,全国各省级信访部门均开展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其中,24个省份建立了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和相应工作机制,上海等15个省份在信访部门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构,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汇集民情民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本报记者 王金虎 本报通讯员 张恺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