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张红梅
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无尽的活力,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古代名画的长卷中,画家们以细腻的笔触、灵动的色彩,将立夏时节的独特韵味与世间百态一一勾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人立夏生活的时光之门。
南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
《槐荫消夏图》为南宋佚名画家所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宛如一首悠扬的夏日小调,奏响了立夏时节庭院中的闲适乐章。画面描绘了一棵枝叶繁茂的槐树,巨大的树冠如一把天然的巨伞,为整个庭院洒下一片清凉。一位文人模样的人袒胸露腹,赤足横卧于榻上,他微微仰头,双眼轻闭,脸上洋溢着惬意与放松的神情,仿佛在尽情享受着立夏的微风与静谧。榻边放置着一张小几,几上摆放着香炉、书卷和茶盏,袅袅香烟从香炉中升起,为这闲适的氛围增添了几分雅致。
画家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将槐树的生机与文人的闲适完美融合。从画中,我们仿佛能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在地上轻轻摇曳;能听到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这幅画不仅展现了立夏时节庭院中的宁静与闲适,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在忙碌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的智慧与情趣。
元代画家王振鹏的《荷塘消夏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立夏时节荷塘边的清幽画卷。画面中,一片开阔的荷塘映入眼帘,荷叶田田,或舒展或卷曲,形态各异,宛如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漂浮在水面上。粉色的荷花从荷叶间探出头来,有的含苞待放,宛如娇羞的少女;有的已然盛开,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散发着阵阵清香。荷塘边,几株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在与荷花共舞。在荷塘的一角,有一座精致的水榭,水榭中几位文人雅士正围坐在一起,或吟诗作画或品茶谈天。他们身着宽松的衣衫,神态悠然自得,完全沉浸在这立夏的美景之中。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与荷塘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风光。
立夏时节,荷花初绽,正是赏荷的好时节。王振鹏以精湛的技艺,将荷塘的生机与水榭中的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的每一片荷叶、每一朵荷花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闻到荷花的清香,感受到荷塘的清凉。这幅画不仅展现了立夏时节荷塘的自然之美,更体现了古人在自然中追求精神愉悦、陶冶情操的生活态度。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夏景
南宋画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夏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描绘立夏时节园林生活的经典之作。 画面描绘了一处江南园林的夏日景象。园林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花草树木繁茂。一座水阁临水而建,阁中一位老者正倚栏而坐,手持蒲扇,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水阁外,荷花盛开,荷叶连连,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溅起层层水花。园林的另一侧,绿树成荫,几位童子在树下追逐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园林中。远处,青山如黛,与近处的园林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立夏时节,园林成为人们避暑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刘松年通过对园林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立夏时节园林的幽静与生机。画中的老者代表着古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童子的嬉戏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动。这幅画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在立夏时节,于园林中享受自然、品味生活的惬意场景。
明代画家戴进所绘的《农耕图卷》,虽无完整确切的现存信息指向其精准收藏地,但此类反映农事的画作在古代绘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生动地展现了立夏时节田间地头的繁忙农事。
古代名画中的立夏,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立夏时节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社会生活。无论是庭院中的闲适、荷塘边的雅趣、园林里的幽趣,还是田间地头的忙碌,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立夏这个节气的独特理解和热爱。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生活的珍贵资料,它们穿越时空,将立夏的美好永远定格在了画卷之中,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