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中心城区,“巨富长”是一个人气爆棚的宝藏街区。如何让传统的居住功能与新起的商业定位和谐共存,是社区各方主体共同关注的课题。
日前,在南京西路街道社会工作办的指导下,启新公益组织部分居民,以治理噪音为目标,开展“我在巨富长·探店行动”,深入商户,实地体验,与经营者深入交流,一场以“共商、共议、共融”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实践,一改传统沟通模式,开启社区治理的新探索。
沉浸式探店 破冰商居壁垒
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延安中路89号亚朵酒店。在酒店经理的带领下,居民重点走访了门口的839弄市政小马路。这条马路是周边五家单位和锦延大楼居民出行的唯一通道,为保障交通顺畅与安全,酒店增加投入,聘请专指门岗维持秩序。居民认为,这既改善了酒店周边环境,又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有居民提议,可以对锦延大楼大堂进行优化,开辟公共空间,联合店家和居民提供更多服务。这一建议得到酒店、居民和居委的一致认同,现场随即启动“大家说”环节,就该建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展开深入讨论,充分展现了“问题即时转化”的高效治理速度。
第二站是位于巨鹿路789号的大炎行,一家居民楼下的餐吧酒吧。负责人透露,开店前已与周边居民进行了充分沟通,在装修时安装双层隔音玻璃,大大降低了噪音可能产生的影响。居民代表表示,正因店家的用心,大家遇到问题会直接到店里协商,而不是选择投诉。店家也表示,与周边居民是共享生活空间的“立体邻居”,未来将继续保持沟通,共同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有事好商量。
巨鹿路758号的荣酒吧是第三站。该酒吧体量较大,也曾因为噪音问题被居民投诉。对此,店长十分重视,专门前往对面居民楼体验噪音影响情况,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如今,荣酒吧每天营业前会做好噪音处理工作,关闭露台卷帘门和对面楼道门窗,并在店内设置温馨提示:“对面的爷爷奶奶都睡了,请大家都小点声(be quiet)。”这一细节特别让居民有触动,街区管理站代表决定将这种“温情降噪法”纳入商户管理推广指南,小小的招牌反映的是大大的用心,可以让更多商户学习借鉴。
柔性化治理 传递暖心情谊
每一站探店活动中,南西·古柏编织社为商户精心准备手工钩针小礼物。这些饱含心意的“睦邻信物”不仅是社区居民诚意的体现,也是商居之间“以心换心”的表达,有效拉近了双方关系。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进行现场指导。他指出,沉浸式协商营造了场景化共情氛围,居民了解问题成因和治理进展,商户展示应对措施和降噪设施,社会治理打出了刚柔相济的组合拳。未来,商户可考虑形成常态化治理模式,比如建设“居民智库”,完善分贝监测机制,建立“噪音数据档案”,为整改和反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培育治理服务共生体,在解决停车等刚性诉求的基础上,推动商居联盟从矛盾调解组织向美好家园共同体转变,化应激式调解为预防式营造,实现治理理念提升与技术迭代,为基层精细化管理提供“南西方案”。
作为“南京西路街道巨富长街区共治联盟多元化协商共治”首场创新实践,本次活动创新了“以探店代会议、以体验促理解”的协商模式。后续,街道将继续构建“移动议事厅”机制,通过商户开放日、治理体验岗等形式,实现“解决一个点,带动一个片”的街区治理目标。
原标题:《“巨富长”街区火了,居民有困扰吗?这场探店行动开启社区治理新探索》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南京西路街道 图片来源:南京西路街道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