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一季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3335.75点,下跌15.56点,跌幅0.46%;深证成指收报10504.33点,下跌103.00点,跌幅0.97%;中小综指下跌1.22%;创业板综下跌1.06%;科创综指下跌0.40%。A股成交金额合计12432.92亿元,比上周五放大9%。
通达信统计数据显示:当天A股股票涨跌比例是1295:4027;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比例是35:33;涨跌幅大于5%的个股比例是96:281。
盘面看,上周末不少上市公司年报预告“变脸”向下修正业绩,沉重打击了缺乏竞争力的小微盘小市值、低价以及绩差问题股。具体而言:微盘股群体(动态计算股本最小的400只股)平均下跌1.25%,低价股群体(动态计算小于3元的个股)平均下跌1.59%,ST板块下跌1.05%,136家风险提示股更是平均大跌了2.62%。同时,随着年内提前锁定的退市股增至9家,A股市场低于2元的股票扩大至54家,其中创业板非ST股时隔2个月后重现“1元股”。
“二季度主要机会集中在大市值蓝筹,注意把握低吸机会。”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表示:一方面,从月K线图上看,科创综指、创业板综、中小综指、深证综指连续2根长上影,中期大顶基本确立;从季K线图上看,上述大盘也是螺旋阳十字星,其中创业板综指诞生了60季线,应当视为向下信号,且跌势才刚刚开始。至于上证指数,90月线与120月线向下拐点出现,同样难言乐观;但因大市值蓝筹控盘力度强,故上证指数整体表现会强于其他大盘。
另一方面,把握大市值蓝筹的低吸机会。周一上下午盘面有个重要变化,即上午题材领跌蓝筹抗跌,下午蓝筹滞涨题材领涨。这种现象意味着大市值蓝筹很可能会有补跌动作。由于二季度市场流动性大多数时间是偏紧的,因而主力机构风险偏好可选择央企国企、银行这样的大市值绩优蓝筹股群体。所以,股民要注意区分蓝筹与题材股调整性质的不同点,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绩优大蓝筹。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