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高超40%!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涨幅明显,啥原因?

中新经纬4月15日电 (薛宇飞)“医药基金回本了!”近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购买的医药板块基金在近期出现明显上涨,一些产品已经回本,有一些已经产生正向收益。

今年以来,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板块之后,医药相关主题基金的涨幅领跑市场。截至4月14日,全市场年内收益率超过30%的公募基金共有34只,重仓医药板块的基金占了17只,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创新药是这些基金此前重点布局的细分领域。

17只医药板块基金年内收益超30%

成立于2024年10月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2025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亮眼。这是一只发起式基金,成立时,长城基金以固有资金认购了1000万份份额,占基金总份额的约97.61%。2024年,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的收益率约为-4.52%。

从2025年1月10日起,该基金的净值开始不断上升,截至4月14日收盘,年内累计收益率约为48.45%。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梁福睿在产品2024年四季报中称:“报告期内持仓更多聚焦在有颠覆性创新研发或创新药械已经进入商业化放量的个股,此外适当配置具备业绩拐点及政策免疫/出清的个股,后续也会更加关注与商业医疗险发展相关的板块机会。”

由于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2025年一季报暂未公布,参考该基金2024年年末重仓股名单,十大重仓股依次是泽璟制药、信达生物、美好医疗、华海药业、诺诚健华(港股)、诺诚健华(A股)、益方生物、新诺威、荣昌生物、心脉医疗、药明康德,截至2025年4月14日收盘,上述股票的价格年内涨幅分别约为69.75%、32.24%、-22.21%、-19.59%、41.18%、56.35%、54.29%、58.14%、55.96%、-18.96%、-3.51%。

截至14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的年内收益率排在全市场公募基金的第三名,仅次于两只北交所主题基金的收益,超过此前多只收益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主题基金。

截至14日,全市场年内收益率超过30%的公募基金共计有34只(注:同一产品不同份额,只统计一次),其中名称中含有“医药”或“健康”的基金有13只,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永赢医药创新智选的年内收益率超40%,华安医药生物、中银港股通医药、平安医药精选、中银创新医疗中银大健康、平安医疗健康等产品年内收益率超过30%。此外,年内收益率超30%的平安核心优势、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嘉实互融精选、鹏华创新增长一年持有,截至2024年年末重仓的也是医药板块。

此前集体看好创新药板块

中新经纬梳理年内涨幅超30%的17只重仓医药板块基金2024年四季报发现,创新药是这些产品重点布局的细分领域,基金经理均在四季报中表示看好创新药板块在2025年的表现。

在2024年四季报中,多位基金经理回顾了过往医药板块表现不佳的原因。例如,嘉实互融精选基金经理郝淼称,2024年医药板块表现在主要行业中倒数,并连续四年跑输大盘。主要原因在于医药行业面临整体需求低迷以及医保控费降价,行业整体盈利基本没有增长。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也导致投资者对海外需求的恢复没有太强信心。

对于为何会看好2025年的机会,鹏华创新增长一年持有基金经理金笑非在产品2024年四季报中表示,市场方面,医药连续四年下跌,板块估值来到历史低位;超额收益也是历史最低值,医药指数相比股基中位数的超额收益已经跌回2009年。产业方面,院内方面,医保支出有了一定兜底的预期,商保也在稳步推进,能带来一些长周期的增量,特别是创新药方向;院外方面,在积极的内需刺激政策下,消费医疗在2025年一季度有望出现见底的拐点,随后修复。

截至4月14日,华商创新医疗混合的年内收益率约为11.59%。该产品基金经理彭欣杨对中新经纬表示,经历过较长时间调整,医药板块整体预期已有所降低,估值和基本面具备触底回升的空间。此外,从需求端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其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彭欣杨认为,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领域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其内在原因在于医保谈判对创新药品体现出的鼓励支持态度。其次,中国国内的创新药、创新器械已有长足的进步,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截至4月14日,汇丰晋信医疗先锋的年内收益率约为24.45%。该产品基金经理李博康近日表示,创新药行业在过去几年积累了较多进展。从研发层面,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公司在“Fast-Follow(快速跟随)”策略基础之上,在临床层面愈发充分地验证了自己“Me-Better(同类更优)”乃至“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药效属性。这类管线和资产不仅仅在中国国内市场有其创新药,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一些MNC(跨国药企)的视野中,也极其具备投资价值。

如何选择细分板块?

对于创新药板块,李博康认为,2025年以来,甚至从2024年底开始,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增量政策,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支持商业保险支付”的加入等。站在当前时点去展望2025年以及之后许多公司的业绩,可以更加乐观,未来依然存在业绩和估值双重提升带来的潜在上涨空间。

谈及对于医药板块未来的操作思路,彭欣杨表示,一是聚焦创新,因为创新才能“供给创造需求”。中国国内的创新水平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不断出现,未来创新药、创新器械或会进入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二是关注医保未来的动态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他还指出,随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应用,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或将取得突破,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财通证券在14日发布的研报中称,继续看多创新药政策新周期带来的产业链共振上升,具有高科技属性的医药医疗公司将更受市场青睐。建议关注:具有真创新能力的新药公司,将具备更大的估值弹性;周期性回暖带来CXO(医药外包服务)、科学服务等上游机会;AI医疗的β机会;内需消费的防御性资产。

但李博康提醒,创新药的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药物研发成功率并不是100%,临床数据未必能达到市场预期,以及竞争格局恶化等方面。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

相关文章
短线顶部临近!
2025-04-15 15:53:00
最高超40%!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涨幅明显,啥原因?
2025-04-15 11:29:00
中基协:基金行业始终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充分认可A股投资价值
2025-04-14 21:44:00
慕田峪长城景区将于4月15日恢复开园
2025-04-14 16:06:00
北京6家医院首批试点新增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
2025-04-13 1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