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票加税点是指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商家在报价之外额外收取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税款。这种做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可能会报出不含税的价格。如果购买方需要发票,商家就要缴纳相应的税款,这部分税款就通过加税点的方式转嫁给购买方。
部分企业或个人出于规避税收的目的,不愿开具发票。若顾客坚持要求开具发票,他们便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增值税转嫁至顾客身上,要求额外支付税点。
部分小规模企业或个人为享受税收优惠,不愿开具专用发票。因为专用发票可在下游企业进行增值税抵扣,而普通发票无法抵扣。若他们开具专用发票,便失去了税收优惠政策,相当于多缴纳了增值税,故要求提高价格。
部分定期定额征收或核定征收的个体经营者,在一定销售额范围内可享受税收优惠。若他们开具发票超出限额,可能导致多缴增值税,故而要求顾客支付额外的税点。
在金税三期税收征管中,税务部门采用的是以票控税的征管模式,很多企业以为开具了发票就要缴税。这就导致一些个体工商户和部分不规范的企业,只有开发票才缴税,不开票不交税。因此,他们自然不希望开具发票,从而将这部分收入藏匿起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如果购买方要求开具发票,他们就会把要多交的这部分税转移到购买方身上,要求加税点。
综上所述,开票加税点主要是为了转嫁税负、规避税收、享受税收优惠以及应对税务部门的征管模式。商家在开具发票时,需要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和自身情况,合理确定税点,以确保合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