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税收的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工资薪金所得,这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所有应发工资项目。
从税前收入中扣除个人需要承担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部分,通常称为“五险一金”。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如果工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则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收入 - 五险一金 - 个税起征点。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266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441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716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8192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 应纳税额。
示例计算
假设某人的工资收入为65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如下:
1. 税前收入为6500元;
2. 扣除五险一金(假设为1500元);
3. 扣除个税起征点5000元;
4. 应纳税所得额 = 6500 - 1500 - 5000 = 0元;
5. 由于应纳税所得额等于0元,因此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6. 实发工资 = 6500 - 15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