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乡村振兴|三产联动绘就乡村新图景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孙世杰 石伟 邢跃辉

4月7日,走进开封市尉氏县小陈乡圉村,绵延的苹果园里粉白相间的花朵缀满枝头,如烟似霞的春色中暗香浮动。不远处的温室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给西瓜苗对花授粉,翠绿的红薯苗在恒温环境中舒展新芽,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春天的果树园里花香四溢。 孙世杰 摄

“通过‘果-菌-薯’三产联动体系,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村委委员高国安指着错落有致的设施农业区介绍。

这个拥有六十载果树种植历史的村落,正以“传统果园+特色种植+种苗经济”的创新模式,在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在标准化果树种植基地,200余亩苹果、蜜桃错落有致。村里组建的“果树管家”服务队穿梭其间,指导农户实施有机肥替代、生物防虫等绿色技术。“原先种小麦亩均收益千余元,现在果园亩均收入1.2万元。”正在疏花的果农高国强算起增收账。

“果蔬管家”服务队田间指导。 孙世杰 摄

县农技专家定期开设的“田间课堂”,让传统种植插上科技翅膀,水果商品率提升至85%以上。智慧农业的触角延伸至120亩智能温室。这里实施的“羊肚菌+西瓜”轮作模式,让土地效益倍增:冬春时节,羊肚菌撑起“金伞”,亩产突破3万元;夏季来临,精品西瓜接力生长,每亩再添万元收益。72岁的村民王秀兰在菌棚里忙碌:“守着家门打工,一年能挣两万多。”

宽敞的温室大棚内忙碌着就近打工的人们。 孙世杰 摄

现代化育苗中心内,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节着幼苗生长环境。“西瓜红、紫罗兰等脱毒种苗成活率超98%,今年已向新疆地区输送50万株。”合作社理事长张丰明手持检测仪,实时监测着种苗生长数据。11亩现代化育苗大棚,将传统农业推向工业化生产轨道。

看着长势喜人的红薯苗张丰明笑逐颜开。 孙世杰 摄

小陈乡党委书记高振山表示,全乡已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产业振兴格局。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建成的羊肚菌产业园、智能化养殖基地等10多个产业项目,构建起“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合作分股金”的多元增收机制。2024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带动1500余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站在新起点,这片热土正孕育着更大变革。投资3132万元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即将投产,蛋鸡养殖产业项目如火如荼,农产品初加工产业项目稳步推进......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传统农业到智慧生产,小陈乡的振兴实践,正为中原乡村振兴提供生动注脚。

相关文章
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钟自然一审获刑13年
2025-04-16 18:40:00
全球洞察|美学者:“美国受害论”极其讽刺 “产业回流说” 奇怪低效
2025-04-16 17:07:00
贝达药业(300558)4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129.73万元
2025-04-16 15:44:00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古筝:小众雅乐破圈传播
2025-04-16 06:20:00
儿子工亡家属获赔130万元,母亲分得14万元认为未分够起诉儿媳和孙子 调解结果来了
2025-04-15 2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