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开放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12名因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荣誉而取得“专升本”免试资格的学生,已陆续前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公办院校报到,开启了本科学习的新征程。据悉,自2016年至今,湖南开放大学已帮助数十名在校生,凭借创新创业国家级荣誉获得“专升本”免试资格。
据了解,自2016年起,湖南开放大学便大力鼓励并系统指导学生参与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持续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在学校的支持下,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蔡离离组建了一支创业导师团队,成员包括黄明、柳波、胡舒予、杨阳、胡丽红等多名指导老师。“每年,我们都会紧跟国家在农业、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的布局,从校赛里面选拔10到20个学生,组队参与省赛和国赛。”蔡离离说。
她介绍,近10年来,团队已累计带动百余名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荣获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奖项30余项,帮助数十名在校生凭借国家级荣誉,获得吉首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的“专升本”免试资格,实现了学历与能力的双提升。今年,湖南开放大学便有12名学生因此获得免试资格,进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工商大学、长沙学院、湖南女子学院等公办院校。
如今在长沙望城区创办湖南农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领农户培育优质辣椒品种、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张兰芳,也是通过这一路径成长起来的优秀代表。在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她主导的《腾“椒”起凤》项目荣获金奖。该项目中,张兰芳带领团队为广大农民提供种苗和技术帮扶,在建设多个生产基地,带动大量农户增收的同时,还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和商标。谈及往昔,张兰芳感慨地说:“当时,学校为了支持我们创业,真的下了很大功夫。”
据悉,蔡离离导师团队为培育“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精心开发了涉农专业群和实用课程,并从企业聘请专业人士组建“双创导师团”,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强化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同时,在学校、企业、政府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在全省各地州市建立娄底新化县油溪桥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中心、郴州安仁县鑫亮粮油发展有限公司等36个农民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起了“课堂—基地—市场”的全链条育人平台。此外,针对部分学员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团队还积极与政府、企业合作,为学生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备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们倾注了大量心血,常常利用暑期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曾多次带队参赛的胡舒予老师表示,备赛是一项需要极高耐心和毅力的工作。每一页PPT的绘制,每一个构思的调整,都可能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以应对赛场上的紧张气氛。胡舒予老师常常对学生们说:“比赛是一场持久战,拼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心态和对细节的把控。”
“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更是高校教育改革与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胡丽红老师说,“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毕业设计写在项目上’,就是希望孩子们不仅能拿到奖牌、升上本科,更能具备立足社会本领,为社会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未来,团队还将持续优化培育体系,拓展更多校企合作平台,让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都能在各自人生赛道上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