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珩
4月11日凌晨0点左右,重庆迎来一场雷雨。随后,我市各医院急诊科涌入大批雷暴哮喘患者,大部分有喘累明显、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医生,我喘不上来气,感觉累得很……”凌晨1点多,62岁的吴娟(化名)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了市中医院急诊科。
4月11日凌晨0:55左右,市中医院急诊大厅陆续来了很多哮喘发作的患者。受访者供图
“除了喘累,我们发现老人的氧饱和度只有70%,满肺都是哮鸣音。”市中医院急诊ICU医师刘沙说,经过询问,老人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结合其症状,考虑为雷暴哮喘。为此,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吸氧、雾化,进行解痉平喘。
“从暴雨后,前来就诊的患者骤增。”市中医院急诊ICU主任罗真春说,从凌晨1点—4点,科室接诊了122名雷暴哮喘患者。“为保障救治,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支援,在原有值班医护的基础上,紧急加派了1名医生和2名护士。”
4月11日凌晨3点20左右,市中医院急诊科,受雷暴影响的哮喘发作/加重的就诊患者明显增多。受访者供图
在重医附一院袁家岗院区、经纬院区、金山院区急诊医学科,前来就诊的喘累患者也陡然增多。凌晨0点30分到5点左右,该院3个院区一共接诊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其中还有多名孕妇。
重医附一院,哮喘发作的就诊患者明显增多。受访者供图
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江南院区急救部从凌晨1点起,也陆续涌入大批雷暴哮喘患者,6个小时内共计接诊200余名患者。重医附二院急救部主任王晓龙教授介绍,前来就诊的患者年龄集中在30至60岁之间,均有花粉、尘螨等过敏病史,多数出现急性喘息、胸闷及持续性干咳。由于接诊量暴增,重医附二院两个院区凌晨紧急增派6名医生8名护士火速支援,紧急调配药品及物资,确保救治通道畅通。
重医附二院,哮喘发作患者前来就诊。受访者供图
到底什么是雷暴哮喘?据罗真春介绍,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表现形式,多发生在花粉季,症状轻至重度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罗真春说,雷暴天气、花粉或霉菌过敏原和高危人群是发生雷暴哮喘的3个必要因素。其中,过敏体质是雷暴哮喘发病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既往有哮喘、鼻炎、湿疹病史的患者更易诱发雷暴哮喘。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天早上7点左右,经过救治,大部分雷暴哮喘患者的病情已得到缓解,仅剩少量患者在留院观察。
如何预防雷暴哮喘?重医附一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赵林建议:
首先在雷暴发生时,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减少花粉暴露。
其次,可以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意外发生。对雷暴哮喘易感人群——中度或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给予充分抗炎药物治疗,有可能降低雷暴哮喘的发生风险。
最后,如果自身无法开展预防性措施,且在雷雨中或雷雨后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请立刻到正规医院就诊。
原稿点击:今晨雷雨后 我市医院涌入大批雷暴哮喘患者 医生提醒→-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