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单“保税混金”业务落地

4月27日,我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创新制度“保税混金”在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落地。

当日,两种不同规格共计307吨进口含金矿砂在海关现场监管下启动保税混配作业,这是全国首单“保税混金”业务。

“保税混金”即自贸试验区内企业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下含金矿砂物理混配。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保税混金”是其中明确开展的首创性、集成式制度创新探索。

黄金是全球战略性资源,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应对国际变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山东省烟台市辖区内有多家大型黄金冶炼企业。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烟台口岸进口含金矿砂15.8万吨,同比增长35.1%,占全国进口量的20%以上。

近年来,国内冶炼企业对进口金矿砂的品质和配比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保障进口原料资源供应,国内企业通常在采购国外矿砂后,先在境外进行混配,成品矿达到我国黄金矿砂标准后再进口至国内,或直接采购国外混配成品矿进口。

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拓展黄金矿砂境外采购渠道,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围绕含金矿砂保税混配业务积极探索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保税混金’业务涉及海关保税监管、税收征管、贸易管制等多项政策,我们制定了专门的监管方案,明确业务流程和监管要求,推动改革落地,实现了‘制度全国首创、业务全国首单、试点全国首试’。”烟台海关驻八角办事处副主任于向华说。

青岛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处长徐国宁介绍,开展含金矿砂保税混配业务,能够实现“国外矿山前移”,使混矿产品更靠近国内市场,从而降低国内企业的采购成本、物流成本,降低货物远距离运输的在途风险,构筑连接国内国外的产业链,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国外原料供应链。

山东港口烟台港联通国际件杂货码头总经理刘志杰介绍,此次首单“保税混金”业务,是将279吨金精矿与28吨含金贵金属矿砂进行物理混配,成品矿最终用于国内黄金冶炼,增加我国战略物资储备。据企业估算,“保税混金”业务落地后,至少可为烟台口岸增加5%的含金矿砂进口量。

“现在,企业在国内就可以完成金矿砂的混配作业,减少了矿石装卸、转运等物流环节,物流等综合成本降低30%以上。”山东港口烟台港生产业务部部长马宏伟说,同时得益于保税仓储物流功能,混配后的成品矿在区内保税场所存放期间不需缴纳进口税费,有利于企业“整存零取”,降低冶炼厂原料库存,减少资金周转成本。

“保税混配作业模式下,国内冶炼企业还可以提出个性化的定制需求,混配后的金矿砂可直接用于冶炼,节省冶炼企业自行调配环节,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于向华说。

烟台港是我国最早开展保税混矿作业的口岸之一。烟台港有关负责人表示,“保税混金”业务在烟台实现了全国“首创、首单、首试”,为当地建设国际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打下了扎实基础。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口岸监管方式,做大保税混铜、混金业务规模,推动“保税混银”业务早日落地,加快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

“截至目前,烟台港已实现进口铁矿石、原油、铜精矿、含金矿砂4种混矿业务集聚,成为国内保税混矿业务场景最丰富的口岸。”烟台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0年以来,烟台海关已监管口岸完成保税混铁、混油、混铜合计4934.21万吨,有效保障了国内大宗资源能源性商品供应。(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相关文章
烟台高新区一院士工作站通过山东省科技厅备案
2025-05-08 09:31:00
首单“保税混金”业务落地
2025-05-08 07:09:00
“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破浪前行
2025-05-07 21:53:00
“五一”假期全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7.9%、4.9%
2025-05-06 09:07:00
走进深业上城 | 探索复合型业态叠加商业创新可能性
2025-05-06 01:42:00